风到哪里去了绘本,风到哪里去了道理( 二 )


7有助于儿童形成图像思维方式, 丰富儿童的想象力
儿童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 体验越丰富, 想象力越丰富 。 但是我们传统教育的大部分都是文字思考、语言思考, 很少有图像思考 。
绘本为儿童养成用图像思考的习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因为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一系列连贯图画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以图为主, 图文结合, 所以阅读绘本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图像概念, 提高思考连贯性, 丰富想象力 。 瑞士莫尼克.弗利克斯的代表作《无字书》系列作品, 没有一个字, 却生动表现了聪明可爱的小老鼠的独特意识和情感世界, 画面为孩子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
8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
儿童都有很强的好奇心, 在阅读绘本时, 总想从画面上得到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 儿童阅读绘本的过程, 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的过程, 也就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 如德国霍尔茨瓦特的绘本《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用“嗯嗯”, 也就是“便便”来当主角, 故事讲述一只倒霉的小鼹鼠, 寻找到底是哪个坏蛋的“嗯嗯”掉在他头上的过程, 幽默有趣的带领孩子认识各种动物的大小便 。 又如美国左罗托夫的《风到哪里去了》, 以“风到哪里去了?”为开端, 用优美的画面提出

“问题”, 激发儿童的思考兴趣, 用抒情的文字和丰富多彩的图画讲述了一次对万物循环链的礼赞 。 绘本能用图画抓住儿童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 当儿童在绘本世界里遨游时, 共探究能力会随着日益增长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而得到发展 。
9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0到6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期, 该阶段的阅读方式应以亲子阅读为主, 这不仅是儿童吸收知识的主要途径, 而且也是一种情感需求 。 阅读关于亲情的绘本, 能让儿童更加懂得亲情的深刻含义 。 如英国布朗的《我妈妈》和《我爸爸》, 借助儿童天真、自豪的口吻, 描述了孩子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爸爸和妈妈, 绘制出一副父慈母爱子乖、其乐融融、和睦快乐的幸福家庭景象, 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暖暖的、温馨的亲情 。 心理学家西格曼博士提出:“睡前10分钟的亲子共读除可帮助入睡外, 对孩子的免疫系统、倾听的技巧及想像力的发展都有益” 。 所以阅读绘本不仅可以促进亲子感情, 且有益于儿童的健康地成长 。
10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经典绘本都是由著名艺术家、最了解儿童心理的美术家画的图, 他们出色地运用绘画技巧, 通过优美的图画来诠释生动的故事, 使得绘本既有色彩、线条、构图的美, 又有语言、韵律和故事情节的美 。 如瑞士马克斯.菲斯特创作的彩虹鱼, 通过一条有闪亮七彩鳞片彩虹鱼的经历, 告诉孩子一些生活的真谛:痛苦与朋友分担, 痛苦会减半;快乐与朋友分享, 快乐会加倍 。 该绘本插图采用水墨画技法, 融入了中国画的传统元素, 鲜活亮丽且富有现代感, 画中水的场景, 仿佛每个水草都在荡漾、漂浮,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
有些绘本还采用剪纸、水彩、油画等各种形式绘画, 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品”, 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有意识地让儿童阅读这些优美的绘本, 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欣赏水平, 而且能激发儿童创造美的热情, 帮助他们步入艺术殿堂, 让孩子终身收益 。
11有助于让孩子扩展知识面,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 渗透科学教育内容的绘本也崭露头角, 许多绘本用传统优雅的绘画手段、生活化的情节和趣味活泼的图像, 向孩子们展示迷人的科学天地, 引导孩子向往科学、热爱科学 。 如由中国东方编辑小组编写出版的《蒲公英科学小百科》, 就是一套引人入胜的百科全书, 它涵盖动植物、天文地理、气象、物理、化学等领域, 深入浅出, 趣味纵横 。 此外, 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