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大地之上

作者:黎荔
在中国的大地之上
我们痛饮了大地的朝露
却是以自己的鲜血换来的
那千遍焦焚了的大地啊
因我们依然活着而庆喜
天空之下 , 大地之上 , 我栖息于此 。 被大地的山川所哺育 , 被大地的人民所教育 。 幽深的长天下 , 蜿蜒的河流 , 欢快地穿越天底下最厚的大地 , 以迷人的曲线起伏奔流 。
天边升起蓝色的烟雾 , 太阳完成落山的祭典后 , 让位给了月亮 。 夜色笼罩的大地 , 被水晶的光辉吸收 , 被月光润湿了的夜色 , 大地的精灵缓缓起舞飞升 , 轻柔的掠过脸颊 , 是风?还是雾?生命如梦 , 涓涓流出 , 我也像那花、叶和树 , 伫立入天地悠悠的时刻 , 去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 。
生为中国人 , 我感谢天命赋予中国人无数的森林 , 无边的大地和广阔的地平线 。 我们生活于其中 , 天高地迥 , 极目四方无际 , 有世界中心、天下家国之想 。 如果我是一个日本人 , 尤其是一个古代日本人的话 , 我将不知道陆地上有一望无际的原野 , 没见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 , 又从地平线上落下去 , 也不知道大地上还有长江大河 。
在中国的大地之上
日本人常见的自然 , 是山和平原交错的小自然 , 栖息于小自然中的日本人 , 在文化上采取了相应的短小形式 。 因此 , 在日本 , 没有中国式的万里长城和大运河 , 也没有罗马式的水道 , 更没有创作出像大乘佛教教典那样庞大的作品 。 以和歌、俳句为代表 , 日本文化具有简洁和短小的特性 。 而生长在大地之上的中国人 , 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 如大地一样浑厚而沉默 , 文明毁劫 , 千载沧桑 , 却江河奔流 , 大地繁盛 , 春去秋来 , 生生不息 。 中国文化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特性 。
古典的中国一直坚持着对大地的感激和敬畏 , 保持着与它的诗意的关系 。 圣哲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 万物在成理而不说 。 圣人者 ,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 ”原天地之美 , 中国文明从不指向对大地的开发和侵犯 , 大地上是万物有灵的 。 在人的一生中 , 他应当跟尚在记忆之中的大地有一次倾心的交流 。 让心灵归属于一种像群山、大地、沙漠那般沉静而拥有定力的状态 。
大地 , 大地 , 想到那句传遍五大洲四大洋的名句:“人类劳绩着 , 而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 ”
在那些苍翠的路上历遍了多少创伤 , 在那张苍老的面上亦记载了风霜 , 秋风秋雨落叶满地 , 那只是大地的另一种面孔 , 另一幅美丽景象 。 大地的永恒工作就像酿酒一样 , 让“一切该成熟的都成熟起来” 。 大地上我们只来一次 , 出征的时候选择生命的无悔 , 离去的时候别忘了说声 , 珍重 , 再会 。
【在中国的大地之上】
在中国的大地之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