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札记怎么写,札记的形式( 四 )


(四)评论式 。 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 , 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 。 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
(五)心得式 。 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 , 记下读了什么书 , 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 , 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 。 即随感 。
(六)存疑式 。 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 边读边记 , 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 , 达到弄懂的目的 。
(七)简缩式 。 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 , 可抓住主要内容 , 把它缩写成短文 。
参考资料来源:

如何写教学札记? 札记

拼音:
zhá jì
词义:
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体会及见闻的单篇文章 。 汇集多篇成书 , 乃称“札记” 。
基本解释
[reading notes] 读书时摘记的要点以及所写的心得
详细解释
1. 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心得或随笔记事等文字 。 古称小木简为札 , 条记于札 , 故称 。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是故绳线联贯谓之经 , 簿书记事谓之专 , 比竹成册谓之仑 , 各从其质以为之名 , 亦犹古言‘方策’ , 汉言‘尺牍’ , 今言‘札记’矣 。 ”如: 清 姜宸英 有《湛园札记》、 卢文弨 有《锺山札记》等 。
2. 指记录读书时的心得 , 体会 。
清王筠 《菉友肊说》:“或学而有得 , 或思而有得 , 辄札记之 。 ”
概述

札记
包括:教学札记 读书札记 心情札记 家访札记
经济生活札记 廿二史札记,凡是用于生活,工作,学习,事务方面的材料都叫札记 。
胡适关于他的札记 , 他是这么说的:一九一三年十月至一九一七年回到上海 , 有【札记】十五卷 。 这些札记本来只是预备给兄弟朋友们看的 , 其实最初只是为自己记忆的帮助的 , 后来因为我的好朋友许怡荪要看 , 我记完了一册就寄给他看 , 请他带我收存 。 到了最后的三年 , 我自己的文学主张、思想演变都写成札记 , 用作一种“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 。 我自己发现这种思想草稿很有益处 , 就不肯寄给怡荪 , 留作我自己省察的参考 。
杂记
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 。 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 , 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 。
(2)笔记文 。 以记事为主 , 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 , 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 , 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 《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 。
读书札记写作方式

读书札记就是读书笔记 , 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 , 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 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 。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 , 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 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 。 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 , 应根据不同情况 , 写好读书笔记 。 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 。
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 。 通过编写内容提纲 , 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
(二)摘录式 。
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 。 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 , 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
(三)仿写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