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陋室铭是谁写的,刘禹锡的墓志铭是谁写的( 三 )



【内容及注释】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① , 惟吾德馨② 。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谈笑有鸿儒③ , 往来无白丁④ 。 可以调素琴⑤ , 阅金经⑥ 。 无丝竹之乱耳⑦ , 无案牍⑨之劳形 。 南阳⑩诸葛庐 , 西蜀子云〔11〕亭 。 孔子云:“何陋之有?”〔12〕

【注释】
(1)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 。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
(2)惟:同介词“以” , 起强调作用 。 德馨 , 意指品行高洁 。 馨 , 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
(3)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 。 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
(4)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 。 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
(5)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
(6)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 , 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
(7)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 。 此处泛指乐器 。 乱耳 , 使听力紊乱 。
(8)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
(9)南阳:地名 , 今湖北省襄阳县西 。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 , 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
(10)子云:汉代的扬雄(前53—18)的字 。 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 , 其住所称“扬子宅” , 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 , 故又称“草玄堂” 。 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 。 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
(11)何陋之有:之 , 表宾语提前 。 全句意为“有何陋” 。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 , 或曰:‘陋 , 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 , 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 。 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 , 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 , 就不简陋了 。 ”
(12)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

【出处】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零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 。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 , 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 。 水不一定要深 , 有了龙居住就灵异了 。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 , 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 青苔碧绿 , 长到台阶上 , 草色青葱 , 映入帘子中 。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 , 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 , 阅读珍贵的佛经 。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 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 , 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品主题】

从主题看 ,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 ,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 《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 , 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 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

【立意】
从立意看 , 《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 。 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 , 只字不提陋室之"陋" , 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 , 而"不陋"是因为"德馨" , 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

【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从表达方式看 , 《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 , 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 , 白描 , 隐寓 , 用典,借代等手法 , 而且压韵 , 韵律感极强 , 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 , 一曲既终 , 犹余音绕梁 , 让人回味无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