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陋室铭是谁写的,刘禹锡的墓志铭是谁写的


陋室铭作者是谁 或许是崔沔吧
百度百科搜索“陋室铭”的作者简介那里写的:
“出于谁人之手
崔沔是《陋室铭》的真正作者 。 传统名篇《陋室铭》的作者 , 诸家选集如《刘梦得文集》《历代散文选》《古文选译》均认定是唐代的刘禹锡 , 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编者随声附和 , 教师便人云亦云 , 以讹传讹 , 流讹至今 。 查《中国人名大辞典》刘禹锡小传:“登贞元进士弘词二科 。 官监察御史 。 以附王叔文 , 坐贬朗州司马 , 作《竹枝辞》十余篇 , 武陵夷俚悉歌之 。 久之召还 。 又以作《玄都观》诗 , 语涉讥忿 。 出为播州刺史 , 易连州 , 又徙夔州 。 后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 , 集贤直学士 , 复刺苏州 。 再迁太子宾客 。 禹锡恃才而废 , 乃以文章自适 。 素善诗 , 晚尤精 , 白居易推为诗豪 。 会昌中加检校礼部尚书卒 。 有《刘宾客文集》及《外集》 。 ”传中只言刘禹锡作《竹枝辞》及《玄都观》诗 , 未提及《陋室铭》 。 作《竹枝辞》的心境与当时遭贬斥的处境相吻合 。 据《新唐书》卷一六八本传记载:“宪宗立 , 叔文等败 , 禹锡贬连州刺史 , 未至 , 斥朗州司马 。 州接夜郎诸夷 , 风俗陋甚 , 家喜巫鬼 , 每祠歌《竹枝辞》……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 , 使楚人以迎送神 。 乃倚其声 , 作《竹枝辞》十余篇 。 ”刘禹锡被谪贬到朗州 , 其遭遇处境与屈原相似 , 故仿《九歌》作《竹枝辞》以屈原自况 , 完全切合客观实际 。 倘若作有《陋室铭》 , 应收入《刘宾客文集》或《外集》 , 但此二集中未见此文 。 《陋室铭》到底出于谁人之手呢? 查《中国人名大辞典》905页崔沔小传:“崔沔 , 唐长安人 , 字善冲 。 擢进士 , 举贤良方正第 。 岑羲(侍中)深器之 , 曰:‘今郗诜也 。 ’沔深明《礼经》 , 详定宗庙笾豆之数及六亲服法 , 多所建议 。 性俭约 , 禄廪随散宗族 , 不治居宅 , 尝作《陋室铭》以见志 。 卒谥‘孝’ 。 ”原来《陋室铭》的真正作者是崔沔 。 仅此不足为据 , 再查《新唐书》卷一二九崔沔:“性情敦厚 , 纯谨无二言 。 事亲笃孝 , 有才章 , 擢进士 。 玄宗时官左散骑常侍 , 秘书监 , 太子宾客 。 沔深明《礼经》 , ……性俭约自恃 , 禄廪随散宗族 , 不治居宅 , 尝作《陋室铭》以见志 。 ” 《中国人名大辞典》崔沔传源于史料《新唐书》 , 确凿无疑 。 以崔沔的才华、生世、秉性“俭约”“不治居宅” , 作《陋室铭》表明自己的志向 , 是切合实情的 。 综上 , 《陋室铭》的真正作者并非刘禹锡 , 而是崔沔 , 应该匡谬除讹 , 还史料的本来面目 。 ”
陋室铭 是谁写的 原文 唐·刘禹锡 , 字梦得 , 唐代文学家 , 词人 , 诗人 , 哲学家 , 洛阳人 。 毕生从政 , 曾官至监察御史 , 后贬官为多处刺史 , 虽其时其宦途不顺 , 然这段时间的经历 , 却为他后来的文字 , 打下了广博的基础 。 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 , 宦途始告平稳 。 晚年任太子宾客 , 分司东都(洛阳) , 加检校礼部尚书 。 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 刘禹锡自幼好学 , 攻读经典之外 , 于九流百氏 , 乃至书法、天文、医学 , 亦广泛涉猎 。 其文学创作 , 以诗歌最著 , 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 , 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 。 在古文运动中 , 他占有重要地位 , 当时李翱、韩愈主盟文坛 , 引之以为伦辈 。 刘说自己“长在论” , 他的论文条分理析 , 论证周密 , 文采沛然 。 散文则思路清晰 , 简洁晓畅(此节引自于刘禹锡小传) 。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 , 由于安史之乱 , 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 。 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 , 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 , 但遭遇失败 , 以致仕途坎坷 , 多次受贬 。 但是 , 他没有屈服于权贵 , 而是以文明志 , 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 。 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 。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