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来历及风俗 带你探究冬的故事

还有将近一周的时间就要立冬了,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那么你知道关于立冬的来历及风俗有哪些吗?想了解的话一起来看看吧!
来历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

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 。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 。
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
风俗习惯
1、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立冬要吃饺子 。古语云,饺子,即“交子之时” 。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需要吃饺子,同理,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于是也有了吃饺子的风俗 。
2、补冬 。在我国南方,立冬的时候人们习惯于进食鸡鸭猪羊等肉类来进补 。在闽南地区,在立冬这一天,更会制作“羊肉炉”、“姜母鸭”、“麻油鸡”等传统名菜来补充能量,以期抵御冬日的寒冷 。
【立冬的来历及风俗 带你探究冬的故事】3、迎冬亦称“拜冬”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即同立春、立夏和立秋一样,立冬日天子也要举行迎冬的仪式 。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诉天子立冬的日期,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 。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 。回来后天子要赏死事以安社稷,并且要抚恤孤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