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粉品牌排行榜,这类蛋白质粉卖得很火爆

最近清明节回老家“祭祖”的时候,发现小侄女在喝一种儿童蛋白粉,她说在农村很流行 。
我:谁给你买的?
她:奶奶 。
【蛋白质粉品牌排行榜,这类蛋白质粉卖得很火爆】我:多少钱?
她:好像是69 。
我:什么?90克蛋白粉才69,太便宜了 。
我记得市面上大品牌的450克蛋白粉卖两三百 。这种920克的蛋白粉居然只卖69?就好比说一个大超市卖35块一斤的猪肉,但是当你去路边摊的时候,你看到有人卖2公斤的猪肉才卖15块 。不是普通的便宜,太便宜了 。
俗话说,出了事,必有妖 。
我随意看了看它的配料表和营养清单,忍不住咒骂 。我立刻明白了它为什么这么便宜 。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你就会明白这个“蛋白粉”是怎么骗人的了:

蛋白质粉品牌排行榜,这类蛋白质粉卖得很火爆

文章插图
第一:木糖醇 。
杜:木糖醇是一种安全的代糖 。它也是国家允许用来代替蔗糖、果糖等糖类的甜味剂,这是可以理解的 。
但是他们最欺骗人的是,他们自称是“蛋白粉”的东西,而添加最多的东西是“甜味剂” 。而且添加量还是挺大的 。我认为每100克的添加量在25到40克之间 。后来,我根据芡实的配料表排名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推算出厂家每100克中木糖醇的添加量至少是27.1克(肯定有误差) 。
研究表明,每天摄入超过40克木糖醇的成年人会导致腹泻 。虽然这种腹泻“伤胃”,但腹泻本身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对于儿童来说,每天摄入20-30克木糖醇也会带来腹泻的风险 。说得直白一点,如果你让孩子一天喝100克左右的此类“蛋白粉”,当天晚上或第二天就有可能拉肚子 。
即使孩子没有拉肚子,他们声称自己是“蛋白粉”,添加量最多的却是“甜味剂” 。,这样做难道不道德吗?
第二名:芡实 。
杜:芡实是一种中药 。后来被国家列为“药食同源” 。它也可以被视为“食物” 。这件事没什么好说的 。
但在骗子看来,芡实中的蛋白质属于“劣质蛋白质”(8种必需氨基酸不全) 。也就是说,一款声称自己是“蛋白粉”的食品,却给产品里面添加“劣质蛋白质”,这不就是又想立牌坊又要当……
第三名:大豆分离蛋白 。
杜:天啊,终于让我看到“优质蛋白”了 。
可惜他们的“金额”太少,金额不应该超过10%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他们用“营养成分表”告诉我 。简单的逻辑,每100克的总蛋白质总量才10.6克,配料表排名第三位的“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怎么可能超过10%,这个我敢对着电灯泡发毒誓……来保证 。.
第四名:碳酸钙 。
杜:这是一种“无机钙” 。单从品质来说,这是钙类中最“差劲”的钙之一 。每天摄入400毫克以上的碳酸钙,对于部分人群来说,可能会导致反酸、胃胀和便秘等问题 。
他们每100克加620毫克,真的不是一个小数目 。也许是因为这东西成本低?
第五名:无脂粉 。
杜:不停地给儿童青少年推荐“蛋白粉”,给TM加“脱脂粉”,真的有点混蛋 。
无脂粉,俗称“奶精”,主要用作添加剂,为食物增添风味和爽滑口感 。“植脂末”最大的危害是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坏胆固醇”的数量,同时降低“好胆固醇”的数量 。经常吃这玩意儿,不仅容易使人发胖,还会大大增加患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风险 。
很多朋友认为营养表中的“反式脂肪酸”为0,即不含反式脂肪酸 。在错了,国家规定只要每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总量低于0.3克,就可以声称为0 。,即使制造商将“反式脂肪酸”标记为0,每100克食品中仍可能含有0.29克“反式脂肪酸” 。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吃的食物,最好是完全没有反式脂肪酸 。
后来,我突然想起来蛋白粉的生产标准是每100克蛋白质含量要50克,他们这是明显违规了 。正要打报告电话,但他在外包装的某个地方发现了小字“固体饮料” 。他苦笑着说了声“妈的”,沉默了很久 。
8a8ddaeaeec7fe7adf?from=pc">就这玩意还敢声称“蛋白粉”,蛋白质含量还不如鸡蛋高(每100克鸡蛋中优质蛋白质含量约13克) 。
最后,为了防止大家再上当受骗,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挑选好蛋白粉:
蛋白质粉品牌排行榜,这类蛋白质粉卖得很火爆

文章插图
第一,尽量不要选择外包装上有“固体饮料”的所谓蛋白粉,因为固体饮料属于“饮料”类目,蛋白质含量不受蛋白粉标准的约束 。
第二,国家规定,蛋白粉的生产标准,是每100克中蛋白质含量≥50克,如果低于这个标准的,并不是真正的蛋白粉 。
第三,蛋白粉配料表第一位最好是:乳清蛋白、牛肉蛋白、大豆蛋白或豌豆蛋白等,优质蛋白质作为主要原材料 。
第四,蛋白粉配料表越干净越好,尽量不要买添加了“白砂糖、葡萄糖、果葡糖浆、植脂末、植脂奶、代可可脂、人造奶油、人造黄油、奶精”的蛋白粉 。
我是杜轩建,一个“靠点谱”的减重营养师 。
部分参考资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