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雷公藤里含靶向药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雷公藤里含靶向药】雷公藤在大众的意识中是一种中药,但现在科学家发现它有抗癌作用 。
1月中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发现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抑制Nrf2相关的谷胱甘肽合成通路,从而让IDH1突变的癌细胞死于氧化应激反应,化身“靶向药” 。,雷公藤的主要成分 。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突变多见于胆管癌、软骨肉瘤、胰腺癌、急性髓系白血病、胶质瘤等肿瘤疾病 。针对这种突变的靶向药物已经上市,并于2018年进入临床 。但是这些靶向药对于神经胶质瘤以及软骨肉瘤却反响平平,如果你想突破这个瓶颈,你必须有新的发现 。
起初,研究人员使用多西环素诱导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的突变 。但细胞内活性氧的增加会影响周围的正常细胞,谷胱甘肽在抗氧化过程中起到防止突变细胞死亡的作用 。弄清其抗氧化机制后,接下来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雷公藤里含靶向药

文章插图
小鼠存活时间延长
然而,而突变细胞增殖也减少了75%,正常细胞则不受影响.雷公藤内酯醇成功地抑制了谷胱甘肽 。在小鼠中进行了相关实验,发现其机制后,小鼠的生存期大大延长 。
然而,研究人员也指出,目前这仅限于研究领域,最终到临床环节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血液肿瘤疾病上,而对于具有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突变的实体瘤疾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雷公藤里含靶向药

文章插图
近年来,雷公藤的相关研究如火如荼 。
去年底发表在《Oncogenesis》的另一项研究也发现,雷公藤甲素有助于治疗胰腺癌 。的研究人员发现,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攻击胰腺癌细胞和肿瘤周围的基质,这有助于加速癌细胞的死亡 。该研究的作者指出,相关研究可以为未来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手段 。
雷公藤在癌症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此亮眼,它作为一种中药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一、了解“断肠草”雷公藤
雷公藤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天麻,这也说明它毒性很强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又称天麻、砒霜、水草 。雷公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在江浙一带较为常见,也有人工栽培的雷公藤,其根、叶、花、果均可入药 。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雷公藤里含靶向药

文章插图
源网络
由于直接使用 《中国药典》 2015版并未收录雷公藤,雷公藤饮片风险较高,现在主要使用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等提取物,毒性小,不良反应少(但不适合有生育需求的人群) 。
雷公藤多苷是从雷公藤去皮根茎中提取分离出的活性成分的混合物 。具有镇痛、抗炎、抗生育和免疫系统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性肾病、甲状腺疾病以及麻风病 。.病
二、剧毒!雷公藤可致身体多系统损伤
但就像它的威慑力名字一样,雷公藤毒性很大,尤其是它的根和皮,在中国南方农村经常被用来杀虫 。
也正是因为雷公藤的毒性,很多人不幸被抓 。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雷公藤里含靶向药

文章插图
在浙江工作的朱女士,听说雷公藤有效,因为手脚麻木,腿脚酸痛,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些中药雷公藤煎服 。
虽然药剂师提醒她注意剂量,朱女士居然一次性喝光了七天的药量.最后,因为雷公藤中毒导致肾功能衰竭,被送往医院急救后,一条生命才勉强恢复 。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结果,2004-2011年,雷公藤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201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4例 。主要症状为药物性肝炎、肝肾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胃出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平均用药天数为32天 。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雷公藤里含靶向药

文章插图
雷公藤多苷的不良反应/医学界
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佳等 。
振,严重的会出现消化道出血以及结肠炎 。此外,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头晕、嗜睡、失眠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
三、如何正确服用雷公藤?
想要避免雷公藤多苷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正确地服用 。
用药的患者在之前要做好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的相关检查 。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以及说明书的适应症服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孕妇要禁用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增加剂量 。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的相关检查 。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并且对症治疗 。总之,对于毒性大的雷公藤,无论是中药还是其他中成药剂型,一定不能擅自服用,必须谨遵医嘱 。
参考资料:
[1] 重视中药制剂雷公藤的毒性:可导致肝衰竭、卵巢早衰,累及8个系统.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2020.3.26
[2] 关节痛吃雷公藤,差点送命.钱江晚报,2009.3.17
[3] 有着断肠草之称的雷公藤,您认识吗?. 温医大附一院药学部,2020.10.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