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麻黄的功效与作用麻黄是临床常用的中药 , 辛温性强 , 具有发汗解表、利尿消肿、平喘等功效 。
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和酸痛 。
此外 , 还可用于治疗风寒阻肺或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咳喘 。
麻黄有很好的平喘作用 。
麻黄可用于治疗感冒或热证引起的哮喘和咳嗽 。
同时麻黄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 , 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 。

中药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在中药的领域里 , 有些药物的名字比较有趣 , 比如说细辛 , 谐音细心 , 估计是告诫后人在用这个药的时候要细心吧 。还有一种药 , 它的名字谐音却令人有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 , 因为它谐音“麻烦” , 而这味药就是《伤寒论》中比较出名的麻黄 。
回顾《伤寒论》 , 很多经典方子都用到了麻黄 , 而且剂量还不小 , 比如麻黄汤中所说“麻黄三两” , 比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所说的“麻黄四两” , 葛根汤所说的“麻黄三两” , 还有被誉为中医十大名方的小青龙汤中也有“麻黄三两” 。但用量最大的 , 估计还是越婢汤 , 方中所用“麻黄六两” 。
看到古人的这些剂量 , 真是让人“两股战战” 。先来看看汉代的一两有多少?据学者研究 , 汉代的一两大约相当于现代的15.625克 , 如是用上四两得多大剂量?所以 , 有的专家主张 , 汉代的一两 , 折合现代的3克 , 这样用药会比较安全一些 。
也许有人会说 , 既然这个麻黄有点“麻烦” , 被视为虎狼之药 , 那不用这味药不就行了 , 实际上 , 麻黄这味药的确“功夫了得” , 不信看看古代名医怎么说?明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说 , “麻黄乃肺经专药 , 故治肺病多用之” 。明代名医李中梓认为 , “麻黄轻可去实 , 为发表第一药 , 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 , 始为相宜” 。明代名医缪希雍指出“麻黄 , 轻可去实 , 故疗伤寒 , 为解肌第一” 。
从古代这些名医的临床经验来看 , 麻黄这个药确有其独到之处 , 近代著名中医张山雷也对麻黄的作用评价较高 , 他认为 , “麻黄轻清上浮 , 专疏肺郁 , 宣泄气机 , 是为治感第一要药 , 虽曰解表 , 实为开肺 , 虽曰散寒 , 实为泄邪 , 风寒固得之而外散 , 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 。
无论所用何药 , 关键在于医者对此的把控能力 。比如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对麻黄的用法如是说 , “盖南方气暖 , 其人肌肤薄弱 , 汗最易出 , 故南方有麻黄不过钱之语 。北方若至塞外 , 气候寒冷 , 其入之肌肤强厚 , 若更为出外劳碌 , 不避风霜之人 , 又当严寒之候 , 恒用至七八钱始得汗者 。”
【中药麻黄的功效与作用】清代名医徐大椿提出了著名的“用药如用兵论” , 实则也是告诫医者在用药时 , 不要墨守成规 , 医者用药 , 有如将帅点兵 , 战机瞬息万变 , 用兵不可一成不变 。这也正如张锡纯所说 , “夫用药之道 , 贵因时、因地、因人 , 活泼斟酌 , 以胜病为主 , 不可拘于成见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