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发朋友圈的心理学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无效社交

有些人从来不发朋友圈,因为在他们看来,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展现在别人面前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而且没有一点意义,所以干脆关闭朋友圈 。那么他们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他们认为这是无效社交 。曾听过一位大学教授说自己从来不玩微信朋友圈,觉得刷朋友圈是一个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 。表面上看,彼此之间点赞、评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事实上,这些都是"无效社交",根本不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生活中,在与一些人谈话的时候,对方虽然在听,却总是忍不住看手机、刷着朋友圈,这大大降低了沟通的效率 。从这个角度看,这类人从来不发朋友圈,仅仅是为了提高生活效率,让生活更加有质量,不被无意义的信息所烦恼 。
但是心理学家发现,性格较为外向的人,经常通过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生活,在和别人互动的过程中,以此来恢复自己的心理能量 。
性格较为内向的人,往往不喜欢和别人展示自己的生活点滴,他们在累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呆着,看看书,散散步,或者干脆睡个大觉,通过这些单独的行为,来恢复自己的心理能量 。
所以,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性格,比较内向 。他们不希望,也不想通过暴露自己的生活点滴 。
还有些人认为网络上美化过的自我让真实自我无处安放 。社交网络和一系列工具的发展,纵容了我们每个人的脆弱和退缩,使我们越来越远离真实的人际关系 。
现代化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安全的藏身之所,帮助我们避免“暴露弱点” 。美图软件已经足够发达并且成为许多人的标配,你可以很方便地展现一个美化过的“虚拟自我”;我们有充分的工具帮助,使我们在朋友圈里展示 出“别人喜欢看到”的样子 。其实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越发多了越失望,所以干脆不发 。
【从不发朋友圈的心理学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无效社交】不发朋友圈,更有一些人是为了进行自我控制 。在心理学上,自我控制分为两个步骤,首先一个人需要认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会阻止目标的达成,然后他才能够去控制自己不去做出这样的举动 。如果没有意识到微信的危害,那么自我控制便不会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