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能理解到这是个动态的过程,那么问题就来了

是的 , 很多人的婚姻到一定的时间就开始进入了倦怠期 , 互相看不顺眼 , 觉得对方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 觉得当初结婚的那个人似乎不见了一样 , 觉得这婚是不是结错了、悔不当初 。 原因就是“我一直以为我们够了解” 。
这句话也没错 。 但是 , 这句话“过时”了 。 当初选择结婚时 , 双方内心都觉得真的很了解彼此 , 很信任彼此 。 这种“了解和信任” , 其实是具有主观脑补的成分的——即便是母子之间都没法做到完全互相了解 , 很多“你以为”的东西 , 其实只是你根据过去的信息自己推导出的一个主观结论 。
可是 , 万事万物都是变动的 , 你和对方也不例外 。 过去的成长经历构成了现在的你们 , 而现在的生活 , 又正在构建未来的你们 。 只要人活着 , 它就无休无止 , 直到生命的消逝为终 。
如果没能理解到这是个动态的过程,那么问题就来了
如果没能理解到这是个动态的过程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随着婚后生活时间越来越长 , 每个人对婚姻、对伴侣的认知也在改变 。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从“我以为我们够了解”到“原来我们并不了解彼此” , 这就是一种认知上的变化 。 婚姻生活中 , 类似的变化无处不在 。
如果仅仅以静态的眼光看待婚姻 , 看待自己的伴侣 , 意识不到变化的存在 , 那么在遇到分歧的时候 , 当然就会觉得受到冲击 。 找不到突破口 , 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 冲击次数多了 , 带来的负面情绪也多了 , 反而又加深了负面的认知 。 长此以往 , 是会消耗人的精神的 , 当然就会觉得厌倦、后悔 。
比如身体上的厌倦 。 两性之间是需要神秘感的 。 这是人类原初的欲望之一 , 面对着未知、陌生 , 反而觉得充满了诱惑 , 想要探索 。 但相处多年的夫妻 , 在对方面前抠鼻孔、挠脚丫、打嗝、疏于洗漱打理 , 甚至屎尿屁早都不是事了 。 对彼此的身体太过熟悉 , 彼此的关系过于“亲密” , 反而阻碍了性欲的发生和传递 。
又比如情感上的厌倦 。 婚姻不是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 , 而是充满着柴米油盐 。 花费到生活琐事上的时间多了 , 两个人的世界少了 , 情感的流动也少了 。 很多夫妻觉得遇到事情忍一忍就过去了 。 但就这么过着 , 反而越来越有种陌生感 , 对方就像是你的室友 , 仅此而已 。
如果没能理解到这是个动态的过程,那么问题就来了
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到底缺少了什么 。 就像是上学时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你抄作业或者不做作业 , 不是在敷衍老师 , 是在敷衍你自己 。 婚姻同理 。 你敷衍亲密关系 , 亲密关系也敷衍你 。
面对着这样相看两生厌的现状 , 如果想要破局 , 还是要重新激活爱情才行 。
第一步:审视婚姻 , 重新定义婚姻 。
婚姻本质上是“合作关系” 。 那就需要双方目标一致才可能“双赢” 。 真正稳固的婚姻不仅是“一起睡觉”“搭伙吃饭”“配合养娃”这么简单 。 能找到共同目标 , 能将“爱情”与“友谊”融合在一起 , 才是最好的婚姻状态 。
你和你的另一半 , 目标到底一致吗?你们各自想从婚姻中得到什么?它的一致性高吗?
第二步:正视和面对差异 。
再怎么亲密的夫妻 , 那也是两个独立的人 , 各自有各自的原生家庭、成长经历、生活习惯甚至是三观 。 正视生活中的分歧 , 允许各自之间的差异性存在 , 其实反而给了彼此缓和的空间 。 这种情况下 , 婚姻不会处于高压状态 , 反而有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 。
如果没能理解到这是个动态的过程,那么问题就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