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硬的“石头人”想要自己下地行走 康复训练让他20多天就实现了愿望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僵硬的“石头人”想要自己下地行走 康复训练让他20多天就实现了愿望
专家名片 李琳 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 。 国际LSVT帕金森病肢体运动训练资格认证治疗师 。 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超声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青年委员 。 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十余年,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疾病及脊柱、脊髓、骨关节疾病的康复研究 。 近年来主持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2项,参编多部康复医学专业书籍,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6篇 。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三墩院区)
商报采访人员 陈敏娜 通讯员 郭俊
帕金森病,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复杂的疾病:说话含糊,走路踉跄慌张甚至轮椅代步,手抖不能持物,写字越来越小……这些运动症状导致患者生活上的困扰 。 同时,一些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多汗、尿频、失眠、抑郁等,也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帕金森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很多患者和家属都知道,除了吃药,还要坚持做康复训练,这是整个治疗过程不能缺失的一环 。 ”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李琳副主任医师认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介入并坚持进行系统性的康复训练,才能尽可能延缓退变 。
从僵在床上的“石头人”到自己下地走路
庄先生(化名)今年60岁出头,查出帕金森病没两年,服用的药物有很多种,可病情仿佛按了“快进”键,很快就从姿势、步态异常,行动迟缓、肢体震颤,进展到了肢体僵硬、无法自主活动,只能卧床的地步 。
“每天大部分时候都像‘石头人’,晚上他睡不好,我也不敢睡,”由于子女都在海外工作,日常照顾的事情都落到了庄夫人头上 。 但庄夫人身材娇小,力量不足以帮丈夫翻身,更别说把他从床上挪到床下 。 熬了个把星期后,两人都十分疲惫,于是庄夫人想办法找人一起把丈夫送到了浙江医院 。
神经内科医生接诊后,发现庄先生的药物方案已然非常全面了,想要改善他的运动症状,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随即邀请了医院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进行会诊 。
“经过各项检查和病史沟通,我们认为,患者是因多种因素导致运动症状急性加重,其中,心理因素的表现较为明显 。 ”李琳发现,庄先生并非完全僵硬无法行动,只要有人搀扶帮助,他能简单活动 。 因此,在神经内科医生对庄先生的药物方案进行微调后,她将庄先生收治入院,为他安排了一系列的评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设计制定了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
庄先生对康复训练非常适应,仅仅20多天后,他已经可以自己下地行走,不需要别人搀扶,后续又经过一段时间康复训练,他的病情显著改善,别人根本看不出他是帕金森病病人 。
出院时,李琳提醒他,回家坚持运动康复训练,可以较为长期地保持活动功能,不然这一阶段的治疗就会逐渐失去成效,活动功能也会变差 。
目前,庄先生依然保持着定期回到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维持性的训练,以保证生活自理 。
康复训练贯穿治疗全程
还包括家属照料技巧学习
李琳说,相比药物、针灸、推拿等“被动治疗”方式,康复训练则是一种主动治疗 。 康复医生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找出对患者影响最大的问题,再经体适能测试,了解患者的活动能力后,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
“举个例子,针对走路小碎步的患者,可让他在砖石路面上挑格子走路(尽量拉大步伐,可选择与所踩砖石有间隔的砖石,不要一味选择毗邻砖石),训练步伐、步距 。 ”她介绍,这里的康复训练不仅仅针对患者的活动能力和居家生活技能的训练,还有家属的照顾技巧学习、患者居家康复指导,包括开具居家运动处方、对患者居住环境的改造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