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基层战斗堡垒坚强有力

本文转自:每日甘肃
金昌:基层战斗堡垒坚强有力
新甘肃·甘肃日报采访人员 谢晓玲
金昌市永昌县城关镇赵家庄村边有一片戈壁滩 。 过去 , 这里“一川碎石大如斗 , 随风满地石乱走”;如今 , 这里建成了现代化的养殖小区 , 成了村民眼中的“香饽饽” 。
提起赵家庄村的变化 , 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说:“给钱给物 , 不如建个好支部 。 ”
据了解 , 赵家庄村共有3个让村民叫好的特殊党支部——养殖示范区党支部、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党支部、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党支部 。
“我们村党总支结合本村实际 , 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 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 , 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 各党支部和党员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 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农家乐乡村旅游业 , 成功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子 。 ”赵家庄村党总支书记黄培江说 , 产业型党支部带动发展畜牧养殖、高原夏菜种植和乡村旅游业 , 切实推动了农民增收 。
近年来 , 金昌市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
金昌市大力实施“头雁”优化提升行动和“一村一大学生文书”计划 , 按照“双好双强”标准 , 从“好人”中选“能人” , 从“能人”中选“好人” , 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 高标准完成新一轮村“两委”换届 , 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39.1岁 , 高中及以上学历提高到96.4% , 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达到100% 。 同时 , 不断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 , 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示范带动全市186名党委(党组)书记和427名班子成员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645个 , 帮助基层支部解决阵地建设、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
金昌市全领域开展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工作 , 健全绩效考核评比、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 细化“降星”负面情形 , 将评定为“一、二星级”的党组织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 , “一支部一方案 , 一问题一对策”进行整顿提升 , 以“比”的机制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先进 , 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 。
过去 , 一些村由于没有固定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 群众办事很不方便 。 为此 , 金昌市139个行政村和43个社区全部建成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 , 实现了支部工作有场所、党员活动有阵地、群众办事有窗口 。
金昌:基层战斗堡垒坚强有力
“2020年 , 我们建成集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卫生室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 , 服务跟上了 , 群众的精气神也提起来了 。 ”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世俊说 。
一个党组织 , 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 , 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 。
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中 , 各级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参与机关党组织包帮攻坚和“千名干部进百村访万户”活动 , 34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叠加帮扶139个行政村 , 近万名党员干部投入乡村振兴主战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 , 1700多个党组织、448个党员突击队、3.5万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奋战一线 , 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大考中 , 1.4万余名在职党员身着红马甲 , 常态化参与“包街包帮”“逢六上街”志愿服务活动;
……
金昌市坚持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城市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 推行区域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一体化的社会治理模式 , 着力构建精细、精致、精微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 并在网格建立居民党支部 , 在楼栋单元建立网格党小组 , 实现了城市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治理网格无死角、便民惠民零距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