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春季黄瓜的栽培管理要点有哪些?


【栽培】春季黄瓜的栽培管理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黄瓜种植
【【栽培】春季黄瓜的栽培管理要点有哪些?】一、品种的选择
我国北方一般选用耐寒、抗病、丰产、品质好的刺瓜品种 , 如济南密刺、新泰密刺、津杂1号、津杂2号、农大12、牟瓜一号等;南方地区适于选用广州二青、杭州青皮、沪育5号、昆明早黄瓜等;我国北方和西部的高寒区 , 或夏季凉爽地区 , 如哈尔滨、内蒙、太原、兰州、西宁等省市 , 除选用早熟品种外 , 还可选用中晚熟高产抗病品种 , 如宁阳大刺、北京大刺、夏丰1号、津研2号等 , 与早熟品种进行主副行栽培 , 既能早上市 , 又能延长供应期 , 提高产量 。
二、播种和育苗
春黄瓜的播种期是根据定植期来确定的 。 定植时的适宜日历苗龄为40-50天 , 生理苗龄为四叶一心 。 若按日历苗龄来推算 , 在定植前40-50天进行播种 。 生理苗龄的长短与育苗方法有关系 , 用阳畦或日光温室育苗时50-55天;用加温温室育苗45-50天;用电热线温室育苗45天 。 所以 , 育苗方法不同 , 播种时间也不同 。 实践证明 , 快速育苗 , 不仅节省时间 , 而且出苗快而茁壮 , 前期产量高 。 有条件的地方 , 尽量采用快速育苗 。
三、定植
春黄瓜的前茬多是春白地或越冬菠菜 , 其中以春白地为好 。 黄瓜的前茬最好2-3年没种过黄瓜 , 因为黄瓜的病害多 , 尽量减少重茬 。 为预防枯萎病和霜霉病 , 也不宜在低洼窝风地种植黄瓜 。 定植前 , 先整地 。 施肥和做畦 。 结合整地施人底肥 。 一般每亩施圈肥5000公斤 。 磷酸二按30公斤 。 为了充分发挥肥效 , 也可按行距开沟施入 。 耕翻整平后做畦 , 畦长8-10米 , 畦宽1.33-10米 。 春黄爪的定植时间是在当地晚霜过后 , 旬平均气温达18t以上 。 北京、天津、石家庄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以后定植 。 为了缓苗快 , 要选晴天栽苗 , 不要在阴天、风天定植 。 定植的密度主要由品种特性来确定 。 一般多采用大架栽培 , 行距66-75厘米 , 株距23-27厘米 , 亩定植3300-4200株 。 定植的方法有3种:
1.水稳苗:也叫暗水栽苗 。 先开沟 , 沟内浇水 , 趁水未渗下时把苗蛇放入水里稳在泥中 , 水渗后覆土封沟 。 此法浇水量小 , 不易板结 , 地温降低少 , 利于缓苗 。
2.明水栽苗:在平畦内按行 。 株距栽苗后全畦浇水 。 此法简便 , 速度快 , 水量大 , 地面板结 , 地温降低多 , 缓苗慢 。
3.沟栽:按行距开沟 , 深10厘米左右 , 按株距把苗蛇栽在沟内 , 用土把苗埋住一半 , 再在沟中浇水 , 水渗后覆土封沟 。 此法便于操作 , 又具有水稳苗的优点 。 栽苗的深度 , 使土蛇和畦面相平为宜 。 黄瓜深栽不发苗 , 生长缓慢 。 栽苗时 , 每畦都要额外多栽几株 , 留作以后补苗用 。
【栽培】春季黄瓜的栽培管理要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黄瓜种植
四、定植后管理
1.浇水和中耕松土:定植后4-5天 , 当心叶开始生长 。 地下部长出大量新根时 , 浇一次缓苗水 。 浇水后一直到根瓜坐住一般不浇水 , 进行中耕松土 。 第一次中耕要求深、透、细 , 深7厘米左右 , 苗蛇周围也要锄透 , 但不能伤根 , 中耕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 控制茎叶生长、蹲苗 。 当大部分植株的第一个瓜(叫根瓜)坐住时(瓜长到12厘米左右 , 不易化瓜时叫坐瓜)结果蹲苗 , 开始浇头一水 , 这一水要适当大些 。 当地皮不粘时 , 进行第二次中耕 , 要浅锄 , 结合中耕除掉杂草 。 头水浇过后就不能再缺水了 , 以后浇水要看天 。 看秧 , 灵活掌握 。 在根瓜采收期 , 天还不太热 , 蒸发量较小 。 秧子也不太高 , 浇水不能太勤 , 水量也不宜过大 , 一般每隔6-7天浇一次水 。 以采收腰爪到采收顶瓜是盛瓜期 , 气温已高 , 蒸发量大 , 茎叶茂盛 , 生长决 。 结瓜多 , 是黄瓜一生中需水最多时期 , 一般每隔3-4天浇一水 , 水量也不宜过大 , 主张小水勤浇 , 切忌大水漫浇 。 采收顶瓜以后 , 瓜秧逐渐衰老 , 茎叶生长量已小 , 又处于雨季 , 要控制浇水次数 。 不下雨时每隔5-6天浇一水 , 使地皮不干为宜 。 在浇水时间上 , 结果前期最好在上午进行 , 采瓜盛期和后期 , 浇水在傍晚进行 , 可降低地温 。 黄瓜怕涝 , 雨后要注意排水 , 避免畦内积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