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绘本,我从哪里来绘本教案


中班教案《我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绘本,我从哪里来绘本教案】内容来自用户:qq4329929
绘本《我们的身体》阅读
本书涵盖内容(下划线为本次授课内容)
1.生命的开始2.宝宝的出生3.成长4.肌肉5.骨骼6.心脏和血液7.呼吸8.消化9.大脑10.五种感官11.嘴巴12.生病13.身体的防护网14.皮肤15.男孩、女孩身体特征对照表
活动目标:1、了解“我从哪里来的?”;
2、摄取食物之后在身体里的整个消化过程;
3、体验五种感官
活动准备:绘本、(醋、酒、水感知嗅觉)
活动过程:
一、孕育、出生、成长
1、询问孩子是否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自由回答)引出这本书的开篇——生命的开始 , 让孩子知道他们是爸爸妈妈相爱后的种子 , 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天的长大 , 展示给孩子看他们在妈妈肚子里的照片、
2、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羊水袋中的宝宝 , 深刻的认识 , 他们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的 。
3、请小朋友上来帮助书中的妈妈生宝宝 , 让孩子观察妈妈和
宝宝的脐带 , 提问孩子是否知道肚脐眼的作用?(举手回答)之后告知孩子 , 小时候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 ,
就是通过肚脐跟妈妈连接的 , 那时候我们不会吃也不会
喝 , 就是通过肚脐来吸收营养的 , 等我们出生的时候 , 我
们可以自己喝奶了 , 医生就用剪刀把连接的管子剪断了 ,
结了疤 , 疤掉了以后 , 我们的肚脐就堵起来了 。
4、分别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上来操作 , 拉一拉书页 , 看图描述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 不同年龄所产生的身体差异变化有什么不同 。 33
常见的儿童绘本主题有哪些?常见的儿童绘本 , 你可以从淘宝上给孩子买一本或者两本有那种简笔画或者是童话故事主题的电影周边都是有 。
我们的身体绘本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我从哪里来

教师:屈老师

活动名称:我从哪里来(科学)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 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 , 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
2、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 , 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

活动准备:
1、课件《我从哪里来》 。
2、教学挂图 。
3、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 。
4、音乐《感恩的心》 。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张陈老师的照片 , 鼓励幼儿进行比较 。
1、师:这是谁?以前的陈老师和现在的陈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看出来的?
2、师:原来现在的陈老师怀孕了 , 要生小宝宝了 , 小朋友 , 那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
二、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一》 , 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
1、师:小朋友 , 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结果 , 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
2、师:原来爸爸妈妈结婚以后 , 爸爸在妈妈的身体里种下了一些小种子 , 这些像小蝌蚪的种子叫做精子 , 他们在妈妈的身体里展开了游泳比赛 , 游得最快的精子就会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好朋友友好地结合在一起 , 形成一个受精卵 , 受精卵长大后就是一个小宝宝了 。
三、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二》 , 让幼儿通过观后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
1、师:小宝宝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什么地方?
2、师:开始的时候他有多大?后来慢慢的长出了什么?眼睛会睁开吗?
3、师:小宝宝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做些什么呢?宝宝的耳朵能听见声音吗?后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样了?他会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几个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