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在哪个部位图解,痛经是哪个位置痛图片


痛经主要在哪些部位?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疼痛难忍或腰骶部酸痛不适之常见多发病 。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 原发性又称功能性痛经, 中医称“经行腹痛”!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可能是精神紧张, 健康状况减退, 子宫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或子宫倾曲使经血潴留;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肌肉与纤维组织比例失调等因素所引起 。 继发性痛经多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疾病所致 。 祖国医学认为, 是由於气血不畅, 气滞淤血, 胞宫失养 。 寒凝胞中, 湿热下注, 肝肾虚损使经行涩滞, 不通则痛 。
传统医学根据不同症候, 素质差异, 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 平时辨证求因以治本, 使气顺血和, 经血流畅, 其痛自愈 。
1:处方:当归15克, 白芍、牛膝、党参、桂枝、甘草各10克, 川芎、丹皮各6克, 吴茱萸4克 。
用法:药研细末, 经前7天每服3克, 日3次, 经净后停服 。 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
疗效:服药2疗程, 治愈率达100%
2:处方:益母草(包煎)、红糖各30克
用法:加水(300毫升)武火煎10分钟, 分2次服, 日1剂 。
疗效:服药1周, 有效率达90%
3:治气滞血瘀性痛经
处方:丹参9克, 当归7克, 生蒲黄、乌药各6克, 五灵脂、香附、白芍、桃仁各5克, 川芎3.5克, 肉桂3克 。
用法:药研细末, 经前3天每服10克 。 日1次, 红糖下水, 经后停服 。
疗效:服用1-2疗程, 有效率达100%
去医院看看比较好
痛经痛在哪个地方?哪个位置?痛经的主要位置:女性在月经前或月经期会感到下腹部阵发性疼痛, 难以忍受 。 有时, 痛疼还会放射到会阴部或者腰部, 常伴有恶心、呕吐、尿频、腹泻或者便秘等其他不适 。 腹痛剧烈时还会出现面色苍 白、手足冰冷, 甚至昏厥 。 这在医学上称为“痛经!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痛经是哪个部位痛?1、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 原发性痛经是由于女内女性在月经期间分泌的前列腺素比较多, 身体对前列腺素比较敏感, 就会形成一个疼痛的感觉, 主要是表现在下腹疼痛 。
2、还有一种情况是发生了子宫腺肌症或者是卵巢的巧克力囊肿, 这种痛经主要是看子宫内膜异位的部位而决定的 。 如果异位在卵巢, 就是卵巢的巧克力囊肿, 就会表现出来月经的时候, 一侧附件出现的坠胀痛 。 如果是子宫腺肌症, 就是下腹子宫的部位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 子宫腺肌症的疼痛, 有时候也是非常严重的, 必要时需要用止痛药治疗 。
建议:
女性可以服用金巢安, 它里面含有大豆浓缩粉, 都是含有植物雌性激素较高的成分, 可以很好的增加体内的雌激素, 调理内分泌, 缓解经期疼痛, 调节月经紊乱等, 每天喝两袋, 对身体有很好的调节 。
女孩子痛经一般是在那个部位 。 痛经(dysmenorrhea), 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 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 并有全身不适,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 。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 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 称原发性痛经, 也称功能性痛经 。 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 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 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 初潮不久后后即出现痛经, 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 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 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 。 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 使经血流出不畅, 造成经血潴留, 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 。 有的在月经期, 内膜呈片状脱落, 排出前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疼痛, 排出后症状减轻, 称膜性痛经 。 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 。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 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 。 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 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 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 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 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 而使痛经逐渐加重, 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 活动较差, 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 触痛明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