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苦参是什么?苦参的功效和作用及服用禁忌


【作用】苦参是什么?苦参的功效和作用及服用禁忌

文章插图

苦参别号苦骨、川参、牛参、地骨、野槐根,别看它别名叫野槐根,它并不是槐树的根部,而是一种豆科植物苦参的根 。 苦参多发展在山坡、草地、路旁等向阳处,我国各地均有散布 。 苦参多于春、秋两季采收,个中以春季采收为佳 。 苦参挖出后,要去掉根头、须根,洗净晒干 。 刚出土的苦参切成片状晒干,称为苦参片 。 上面就来带人人认识一下苦参这味中药!
一、苦参药材性状
苦参为圆柱形,长10~30厘米,直径1~2厘米 。 外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有分明纵皱,皮孔分明凸起而稍反卷,横向延伸 。 栓皮很薄,棕黄色或灰棕色,少数决裂向外卷曲,易剥落而展现黄色的润滑皮部 。 质坚固,不容易折断,折断面粗纤维状 。 横断面黄白色,形成层分明 。 气刺鼻,味极苦 。 苦参片为斜切的薄片,外形大小不一,斜圆形或长卵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厚2~5亳米 。 质坚固,切面淡黄红色,有环状年轮,木质部作放射纹 。
二、苦参药用成效
【性味】性寒,味苦 。
【归经】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 。
【【作用】苦参是什么?苦参的功效和作用及服用禁忌】【成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 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
【临床使用】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医治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用:煎汤洗患处,医治滴虫性阴道炎 。
【用法用量】内服:4.5~9克,用于煎汤;外用:过量 。
【忌讳】本品苦寒败胃损肾,脾胃虚寒、肾虚无热者禁服 。 不宜与藜芦同用 。
三、苦参药方选用
1.治血痢不止:苦参炒焦为末,水丸梧桐子大 。 每服十五丸,米饮下 。
2.治齿缝出血:苦参30克,枯矾3克 。 为末,日三揩之 。
3.治大小便晦气:苦参、滑石、贝齿各等分 。 上三味捣筛为散 。 每服饮下一匕,或煮葵根汁服之,弥佳 。
4.治赤白带下:苦参60克,牡蛎45克 。 为末,以雄猪肚一个,水三碗煮烂,捣泥和丸,梧桐子大 。 每服百丸 。 温酒下 。
5.治疥疮:苦参、蛇床子、白矾、荆芥穗各等分 。 上四味煎汤,放温洗 。
苦参正如其名,味极苦,食用稍过量就会有食欲消退,恶心等反响,因而在食用苦参时能够参考服用些养胃药、甜味药来调理 。 以上内容就是整顿的有关苦参成效、感化和忌讳的相干常识,进展对人人能有所协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