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的功效及应用简介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 。
主产地:江苏、浙江、河南等地 。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 , 除去杂质 , 晒干 , 切段 。
鉴别:以色淡黄绿 , 穗密而长 , 香气浓者为佳 。

荆芥的功效及应用简介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性能:辛 , 微温 。归肺、肝经 。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气香 , 辛而不烈 , 微温而不燥 , 药性缓和 , 长于散风解表 , 既能散风寒 , 又能疏风热 , 对于外感表证 , 无论风寒、风热均可选用 。还可祛风止痒 , 又能透疹 , 用于治疗风疹骚痒或麻疹透发不畅 。本品还能祛风解表 , 透散邪气 , 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 , 故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 。本品炒炭后药性苦涩 , 长于止血 , 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
功效:解表散风 , 透疹 , 消疮 。
应用:
1.外感表证 。治疗风寒表证 , 恶风发热、头痛无汗者 , 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药同用 , 如荆防败毒散 。治疗风热表证 , 发热头痛者 , 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等配伍 , 如银翘散 。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治疗表邪外束 , 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 常与蝉蜕、薄荷、紫草等药配伍 。治疗风疹瘙痒者 , 常与苦参、防风、白蒺藜等药同用 。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治疗疮疡初起而有表证 , 偏于风寒者 , 常配伍羌活、川芎、独活等药;偏于风热者 , 常与金银花、连翘、柴胡等药配伍 。
荆芥的功效及应用简介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此外 , 荆芥炒炭后 , 味涩 , 有收敛止血之功 , 可用治多种内外出血证 。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 , 常配伍生地黄、白茅根、侧柏叶等药 。治血热便血、痔血 , 每与地榆、槐花、黄芩炭等药同用 。治疗妇女崩漏下血 , 可配伍棕榈炭、艾叶、莲房炭等药 。
鉴别用药:荆芥与防风均味辛性微温 , 微温而不燥烈 , 长于祛风解表 , 对于外感表证 , 无论是风寒表证之恶寒发热、头痛无汗 , 还是风热表证之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 , 两者均可使用 。同时 , 两者均可用于风疹瘙痒 。
但荆芥质轻透散 , 发汗之力较防风稍强 , 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常选用;又能透疹、消疮、止血 , 可用于麻疹初起 , 透发不畅;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
防风质松而润 , 祛风之力较强 , 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 , 又能胜湿、止痛、止痉 , 可用于外感风湿 , 头痛如裹、身重肢痛;风寒湿痹 , 肢节疼痛 , 筋脉挛急;破伤风证 , 肌肉痉挛 , 四肢抽搐 , 项背强急 , 角弓反张等;此外 , 以其升清燥湿之性 , 还可用于治疗脾虚湿盛 , 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 , 以及土虚木乘 , 肝脾不和所致的腹痛腹泻 。
【荆芥的功效及应用简介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用法用量:煎服 , 5~10g , 不宜久煎 。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