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大青叶 , 中药名 。主治: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 。近年来此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除可用治上述诸症外 , 又可用于痰热郁肺、咯痰黄稠;尤常用于流行性乙性脑炎 , 既可单味应用于预防 , 又可配合柴胡、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生地等 , 能清解气分、营分的热毒 , 可用治各种乙脑 , 而以偏热型较为合适 。中国各地市售的大青叶品种甚多 , 植物来源各异 , 又:爵床科植物马蓝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及大青 。蓼科植物蓼蓝 。豆科植物木蓝 。以上植物的叶 , 都做为大青叶使用 , 也均能作为制青黛的原料 , 除木蓝外 , 其根均作为板蓝根使用 。

大青叶

文章插图
大青叶
大青叶的功效和作用清热凉血 , 解心、胃热毒 。主治流感 , 热病发斑 , 咽喉炎 , 扁桃腺炎 , 腮腺炎 , 流脑 , 肠炎 , 菌痢 。外敷疮肿毒 。
1、《别录》:“疗时气头痛 , 大热 , 口疮 。”“蓝叶汁 , 杀百药毒 , 解狼毒 , 射罔毒 。”
2、陶弘景:“疗伤寒方多用此 , 除时行热毒为良 。”“蓝汁 , 至解毒 。以汁涂五心 , 又止烦闷 。甚疗蜂蟹毒 。”
3、《纲目》:“主热毒痢 , 黄疸 , 喉痹 , 丹毒 。”“蓝叶汁 , 解斑蝥、芫青、樗鸡 , 朱砂、砒石毒 。”
4、《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狂 , 风热斑疹 , 痈疡肿痛 , 除烦渴 , 止鼻衄、吐血 , 杀疳蚀、金疮箭毒 。凡以热兼毒者 , 皆宜蓝叶捣汁用之 。”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 , 凉血解毒 , 散瘀止血 。治肠炎 , 菌痢 , 咽喉炎 , 扁桃体炎 , 腮腺炎 , 感冒发热 , 齿龈出血 。”
6、《江西草药》:“治急性肝炎 , 肺结核 , 矽肺 , 牙痛 , 蛇伤 , 过敏性皮炎 。”
大青叶的药用价值【大青叶】1、治乙脑 , 流脑 , 感冒发热 , 腮腺炎:大青叶五钱至一两 , 海金砂根一两 。水煎服 , 每日二剂 。(《江西草药》)
2、治温毒发斑:大青四两 , 甘草、胶各二两 , 豉八合 。以水一斗 , 煮二物 , 取三升半 , 去滓 , 纳豉煮三沸 , 去滓 , 乃纳胶 , 分作四服 , 尽又合 。此治得至七、八日 , 发汗不解 , 及吐下太热 , 甚佳 。(《补缺肘后方》)
3、治麻疹色太红 , 或微紫 , 或出太甚者:大青、元参、生地、石膏、知母、木通、地骨皮、荆芥、甘草、淡竹叶 。水煎热服 。(段希孟《痘疹心法》大青汤)
4、治风疹 , 丹毒:大青捣烂 , 鼍之即散(先以磁锋砭去恶血) 。(《本草汇言》)
5、治无黄疽型肝炎:大青叶二两 , 丹参一两 , 大枣十枚 。水煎服 。(《山东中草药手册》)
6、治热病不解 , 下痢困笃欲死者:大青四两 , 甘草、赤石脂三两 , 胶二两 , 豉八合 。以水一斗 , 煮取三升 , 分三服 , 尽更作 , 日夜两剂 。(《补缺肘后方》大青汤)
7、治小儿赤痢:捣青蓝汁二升 , 分四服 。(《子母秘录》)
8、治肺炎高热喘咳:鲜大青叶一至二两 。捣烂绞汁 , 调蜜少许 , 炖热 , 温服 , 日二次 。(《泉州本草》)
9、治上气咳嗽 , 呷呀息气 , 喉中作声 , 唾粘:蓝实叶浸良久 , 捣绞取汁一升 , 空腹顿服 , 须臾以杏仁取汁煮粥食之 , 一两日将息 , 依前法更服 , 吐痰方瘥 。(《梅师集验方》)
10、治血淋 , 小便尿血:鲜大青叶一至二两 , 生地五钱 。水煎调冰糖服 。日二次 。
大青叶

文章插图
大青叶
大青叶的副作用既然大青叶是一种中药 , 那么 , 大青叶的副作用自然就不大 , 但是 , 如果人群比较特殊就另当别论呢 , 比方说 , 如果是在孕期或者是哺乳期服用大青叶的话 , 就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 主要体现在如果在孕期长期使用大青叶可能会让胎儿出现撤药综合征 , 如果在孕晚期使用大青叶则有可能出现孩子呼吸抑制的情况 , 要是是抗癫痫用药还有可能会让胎儿出现畸形呢 。要是在哺乳期用大青叶治病的话 , 大青叶的副作用就体现在其会让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一定的抑制 。
大青叶的使用禁忌1、脾胃虚寒者慎服大青叶 。 
2、无实热者忌大青叶 。《医略六书·药性总义》 
3、非心胃热毒勿用大青叶 。《本草从新》 
4、脾胃虚寒者禁用大青叶 。《得配本草》 
5、大青叶不可施之于虚寒脾弱之人 。《本草经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