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疫苗不良反应


麻风疫苗不良反应

文章插图
文章目录
一、麻风疫苗不良反应
二、麻风疫苗的接种禁忌
三、接种麻风疫苗的适宜人群
麻风疫苗不良反应1、麻风疫苗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后一部分人在注射局部出现短暂的刺痛,很少有红肿、触痛 。少数人在接种后5~12日可以出现低热,偶有体温高至38.5或更高,或有出疹,经常为疏松散在皮疹,少见有全身出疹 。少数人偶见消化道症状,如轻微腮腺炎、恶心、呕吐、腹泻 。少数人有淋巴结肿大反应 。站实行的关节痛和关节炎罕见 。关节炎症状一般在接种疫苗后1~3周出现,持续1日~3周,手指、腕、关节最常受累,极少再发 。偶有报道接种一个月后可发生慢性或者反复发作的关节痛,又是伴关节炎或者神经症状,包括感觉异常、腕管综合症,和视力模糊 。发生关节反应的频率与使用的疫苗株有关,关节炎持续时间可达数月 。偶见神经炎和肌痛 。过敏反应罕见,大多数是轻度的,如注射部位的肿块、潮红或荨麻诊、过敏性紫癜 。
2、麻风疫苗的作用是什么
“麻风腮”是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简称,“麻风腮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三联疫苗 。这三种病都是传染性疾病,而且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不仅儿童容易传染,就是怀孕妇女在妊娠早期感染了风疹病毒,也可引起胎儿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使新生儿出现失明、先心病、智力发育障碍等先天畸形;或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后天性障碍;还可能引起早产、流产和胎死腹中等情形 。此外,有些成年人如果得了腮腺炎,可并发腮腺炎脑炎、心肌炎、睾丸炎、卵巢炎、肾炎、糖尿病及淋巴结炎等;还有人如果得了风疹,可引发肺炎、脑膜炎 。这样看来,联合疫苗的应用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
3、麻风疫苗打几次
麻腮风疫苗是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这三种都应该接种2次以上 。儿童一般8月龄已经接种了麻风疫苗,考虑到预防腮腺炎,应该至少在上学前再接种腮腺炎疫苗或者麻腮风疫苗,现在三岁两个月大接种也可以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程序,麻腮风疫苗接种初始月龄为18个月,没有加强免疫 。但如果当地出现麻疹或风疹或腮腺炎疫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进行应急免疫 。
麻风疫苗的接种禁忌 1、对新霉素、鸡蛋和本疫苗任何组分以及其他疫苗过敏者 。
2、心、肺、肝、肾等的严重器质性疾患、恶性肿瘤以及其他严重慢性病患者 。
3、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 。
4、发热、急性感染、慢性病活动期患者应推迟接种 。
5、神经痛、感觉异常、惊厥、短暂血小板减少、过敏等 。
6、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至少3个月应避孕 。
7、未满1周岁的儿童严禁打此疫苗 。有可能会发烧,麻疹,甚至会神经性耳聋 。
接种麻风疫苗的适宜人群 鉴于15月龄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麻疹和风疹抗体,影响接种疫苗的效果,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推荐M-M-RⅡ疫苗对12个月龄或以上的人群,以及未妊娠的青春期妇女和成年妇女进行接种 。根据中国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情况,建议对以下人群进行接种:接种麻风腮疫苗的合适年龄:首先对1~14岁的儿童进行普种 。
在普种的基础上,每年对12~18月龄的儿童进行接种 。对已在8月龄接种或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此次接种可对原发性免疫失败和未接种儿童起到补种的作用 。有条件的地区,可对育龄期妇女或新入学、入伍的大学生和战士接种 。
【麻风疫苗不良反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