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元宝一般多重


古代金元宝一般多重

文章插图
【古代金元宝一般多重】古代金元宝的形状和分量不一,按重量计算,以两为单位,金元宝面值分五十两、二十两和十两,分别重2500克、1000克、500克 。另外,金元宝由贵重的黄金或白银制成,一般白银居多,黄金稀见 。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 。
贵金属的历史: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的发现和使用都迟于黄金,专家认为 , 这是银矿常与铜、铅等化合,冶炼分解技术难以掌握的缘故 。因此,白银作为币材是汉武帝以后的事,作为称量货币熔铸成各种形状以便支付 , 始于唐宋 。在成吉思汗时代,当时蒙古与地中海岸的土耳其斯坦等贸易关系密切 , 商队往来也十分频繁 , 交易中使用通行的花刺子模银币;入主中原后即提高了白银的货币职能 。虽然元初时朝廷曾明令禁止民间流通和买卖金银,但百姓之间的借贷、日常交易甚至劳务报酬的支付等等以银计价 , 已成家常便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