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用点“小巧思”成功取出枇杷核

初夏的5月 , 已经进入了枇杷的果期 。 枇杷香甜多汁 , 营养丰富 , 很少有人不爱 。 但是 , 吃枇杷一定一定要当心 , 每年都有人吃出“事故”、吃进急诊室 。 最近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室就来了这样一位老大爷 。
吃完枇杷胸闷、咳嗽
这是一位76岁的老大爷 , 也很爱吃枇杷 。 来急诊室的6天前吃了不少 , 还不小心误吞了一颗枇杷核 , 当时有突感胸闷、咳嗽 , 但想着枇杷核可以通过排便排出来 , 再加上本身就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史 , 平时偶尔也会有咳嗽、胸闷的症状 , 他也就没放在心上 。
然而 , 从第二天起老大爷的胸闷症状逐步加重 , 比平时厉害 , 还以为是老毛病慢阻肺又再发加重了 , 于是被家人送到了当地医院 。
查胸部CT发现“右肺中间段支气管远端异物考虑” , 这时才恍然大悟 , 原来吞下去的枇杷核没有到胃里 , 而是误入了气管里!
医生用点“小巧思”成功取出枇杷核
医生用点“小巧思”成功取出枇杷核
考虑到需要做经支气管镜取异物术 , 老大爷当天就被送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 。
急诊科医生随即联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会诊 , 会诊医生看过CT影像 , 还未等仔细交代 , 就问老大爷 , 是不是吃枇杷的时候呛到了?
老大爷一脸惊讶 , 医生难道会算命?
“不是医生会算命 , 是每年这个季节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病人 。 ”
医生用点“小巧思”
成功取出枇杷核
取枇杷核不同于取其他普通异物 , 需要点“小巧思” 。
因为枇杷核表面光滑 , 常规的异物钳、圈套器没有着力点 , 难以取出异物;经CT测量 , 误入气管的枇杷核直径约为1.5cm , 支气管镜专用的取石网篮也偏小 。
因此 , 手术团队特别准备了孔径较大的电子支气管镜和胰胆管镜专用的取石网篮 。 而且为了顺利将异物取出来 , 同时避免损失鼻道 , 采取了经口支气管镜替代常规的经鼻支气管镜 。
完善一系列术前准备后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就为老大爷实施了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
术中看到右中间支气管开口处 , 有一个类圆形异物阻塞管腔 , 由于经过了几天的滞留 , 异物已经嵌顿固定 , 周围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
医生先小心清除了周围的分泌物和坏死物 , 充分暴露异物 , 小心分离异物与周围粘膜 , 最后用支气管镜下网篮操作成功取出异物 。
在场的医生、护士看到枇杷核的实物后 , 都松了口气 , 很庆幸它是扁球形的 , 两端并不锐利 , 否则老大爷就要遭大罪了 。
异物取出后 , 回到病房的老大爷如释重负 , 笑着说他终于不闷了 。
异物嵌顿及时就医
老人、小孩尤其要当心
现在正是枇杷大量上市的季节 , 在此要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 特别是老人、儿童、吞咽功能异常的患者 , 吃枇杷时要格外小心 , 慢慢吃 , 如果不幸发生类似情况 , 一定及时就诊 。
【医生用点“小巧思”成功取出枇杷核】一方面 , 完善相关检查 , 尽早明确诊断;另一方面 , 取异物手术的难易和风险与异物嵌顿时间密切相关 , 必须尽早治疗 , 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