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蔬菜易发生小虫病害需常防治


随着蔬菜种植品种多样 , 范围扩大 , 许多地区经常出现害虫如:害螨、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蓟马、蚜虫、粉虱以及烟粉虱等等危害性极大的害虫 , 对于蔬菜的品质以及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
一、发生的原因
1、季节的变换 , 气候的变化 。 在温室、大棚内 , 由于夏季的高温 , 很适合刺吸式害虫取食补充养分和水分;冬季温暖保证害虫越冬 , 积累虫口 。
2、小虫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 。 这些小虫喜飞善跳 , 行动敏捷 , 多数有避水的护体腊层、革质或结网 , 如烟粉虱、螨类 , 增加了防治难度 。
3、害虫个体小 , 容易隐蔽 。 一个叶片可供几十头甚至上百头小虫取食 , 不必转移便可满足口粮 。 如冬瓜上一片叶就够数百头 , 甚至上千头烟粉虱取食 。 容易隐蔽 , 如斑潜蝇潜入叶肉组织 , 喷药、烟熏都不能奏效 。
4、繁殖能力强 。 一年发生多代 , 多的有十几代 , 卵、幼虫、成虫老少同堂;有的还孤雌胎生 , 如蚜虫 , 1头有翅的一旦着陆 , 几十个“伞兵”就出现了 , 十几天后 , 叶片上就爬满了成百上千头蚜虫 。
5、扩散途径多样 。 这些害虫或有翅善飞 , 或随风扩散 , 或随种苗调运向外扩散 。 国外的、南方的美洲斑潜蝇、烟粉虱、西花蓟马 , 现在国内、北方已不稀奇了 。
二、防治措施
在防治上主要采取“预防为主 , 综合防治” , 加大多项防治措施的配套 , 在育苗、生产过程中严格仔细 , 实现蔬菜的无公害化生产 。
1、常规机械防治 。 ①驱性诱杀:黄板可捕杀蚜虫、粉虱、斑潜蝇等 , 银灰薄膜可驱避蚜虫 。 ②进行人工或采用简单器械捕杀 , 如人工摘除带有蚜虫、潜叶蝇、粉虱等的叶片 。 ③在温室、大棚等入口、通风口铺放防虫纱网 , 控制温室粉虱、烟粉虱、斑潜蝇、蚜虫等迁入 。
2、生产过程中的防治 。 ①培育壮苗 , 禁止带虫苗从苗房移栽入生产大棚和温室 。 ②安排茬口要合理 , 尽可能适时轮作 。 可以在畦头、地埂种1到2行害虫喜欢吃的植物 , 集中用药防治;或种几株气味、外形不喜欢的植物 , 将小虫驱逐出棚室 。 ③提前或延后播种 , 合理施肥、灌水 , 及时中耕除草 , 并结合整枝、打杈来消灭部分虫源等 。 ④越冬期搞好田间卫生 , 清除残枝败叶 , 减少害虫栖息、躲避及越冬场所 。
3、采取药剂防治 。 ①适时用药:搞好测报基础上 , 及时用药 , 将害虫消灭在萌芽状态 , 如卷叶前防治蚜虫 , 潜叶前防治斑潜蝇 , 形成蜡粉前防治绵蚜等 。 ②农药品种要对路 , 并且注意轮换 。 防治六小虫 , 这些药剂当为首选:菊酯类、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类 。 对多种小害虫应“两翻一扣、四面打透” , 防止漏网残虫 , 加入适量增效剂等效果更好 。 ③联防联治 。 最好是周边农户联合防治 , 使害虫无处栖息藏身 。
4、生物的防治 。 应注重对自然天敌草蛉、瓢虫的保护作用 , 有条件的还可购买天敌 , 蔬菜棚释放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等控制蚜虫、粉虱等效果更好 , 且不再遭受大热天背着喷雾器的劳苦 , 更远离接触中毒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