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喂奶要注意什么

中国妈妈喂个奶不容易,特别是生病的时候 。
宝妈自己生病难受着,心里还纠结着要不要继续给宝宝喂奶 。喂吧,担心母乳里沾了病菌 , 成了病奶、毒奶,把病传染给了宝宝,不喂吧,宝宝几天吃不上母乳不说,万一以后只认奶粉了怎么办?
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宝妈纠结过后,十有八九都会选择停喂母乳,等病好了再说,觉得这样更保险 , 毕竟比起不喝母乳,生病的后果更严重 。
宝妈们的严谨我能理解,但在生病时喂不喂奶这件事上,咱们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根据病症决定停不停母乳 。
感冒 感冒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也就是口鼻传播,像打喷嚏喷出的飞沫、鼻涕、痰液等都是传染源,宝宝吸入后就可能感冒,所以宝妈感冒时喂奶,最好戴上口罩,喂之前先洗手 。
母乳不是感冒的传染源,感冒不会通过母乳传给宝宝 。而且,宝妈感冒时,身体会为了对抗感冒而产生抗体,抗体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 , 有了抗体 , 宝宝反而不容易感冒 。
如果宝妈感冒时难受得厉害,发烧了,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降温 , 这些药物都是哺乳期能够安全使用的药物 , 不会对宝宝造成影响 。
发烧
再强调一遍:发烧不是?。?
发烧本身不是病 , 是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表现 。出水痘会发烧,需要暂停母乳;感冒了也会发烧,但不用停止母乳 。
所以,宝妈发烧了别急着一刀切,直接把母乳停了,观察其他症状,搞清楚是哪种疾病导致的发烧,再决定要不要停止喂奶,不需要停的话,根据医嘱,选择适合哺乳期的药物服药 。

哺乳期喂奶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乳腺炎
在哺乳期,宝妈得乳腺炎主要是乳汁堵塞、淤积造成的 , 是乳腺管周围的组织感染发炎,不是里面的乳汁有病菌,照样是宝宝的好口粮,不用断 。
发生轻微乳腺炎 , 出现局部肿胀时 , 宝妈更应该坚持母乳喂养,排空乳房,才有利于乳腺炎的好转 。虽说也可以用吸奶器排空乳房,但乳汁既然没事,咱何必让宝宝享受不到母乳呢?
如果病情进一步严重,出现肿块、局部发红,宝妈出现发热等情况时,宝妈也可以在就医时告诉医生哺乳的愿望 。
治疗乳腺炎时往往会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的抗生素,这两种都是美国儿科医师协会推荐的药物 , 对母乳宝宝几乎没有影响,但可能减少宝宝肠道内的益生菌数量 。
如果服药后继续喂奶过后 , 宝宝出现严重腹泻,最好暂停哺乳,请医生改用其他的抗生素 。宝宝没有出现腹泻或只有轻微腹泻的话 , 可以继续哺乳 。
乙肝
虽然我国有1/4的乙肝病毒是通过母婴传播的,但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胎盘宫内感染或分娩时血液传播 , 只要做好处理,乙肝妈妈进行母乳也是安全和值得提倡的 。
乙肝妈妈生下的宝宝,在出生后12小时内应该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第一剂乙肝疫苗,接种过后,只要宝妈肝功能正常 , 未用药时就可以进行母乳 。
但是,因为乙肝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如果乙肝妈妈的乳头破裂出血 , 应停止母乳喂养,直至伤口愈合,否则沾血的母乳就成毒奶了 。此外 , 乙肝妈妈在哺乳前应注意洗手、清洁乳头 。
母乳性黄疸
先来明确下 , 不是所有与母乳相关的黄疸都叫母乳性黄疸 。
新生儿出现黄疸,是由于体内生成的胆红素较多 , 而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又比较弱,不能很好地将胆红素代谢掉,就会形成黄疸 。
一部分新生儿因为摄入母乳不足,造成胆红素代谢的少 , 增加的多,血清胆红素高 , 出现黄疸 。这种黄疸虽与母乳喂养有关 , 但不用停止母乳,相反应该找出宝宝摄入母乳不足的原因,增加母乳喂养 。
另一种与母乳相关的黄疸,才是人们常说的母乳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出生1周左右 , 在2~3周时达到高峰 。目前医学界的推测是,母乳中的一些酶物质导致母乳宝宝的黄疸消退更慢 。
虽然这种黄疸的出现于母乳有关 , 但大部分母乳性黄疸宝宝还是能够继续母乳喂养的,医生会检查宝宝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来确定是否需要暂停母乳 。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本身是不会通过母乳传染给宝宝,会导致传染的是疱疹和宝宝直接的接触 。
疱疹位置不在乳房上,只要宝妈确保喂奶时疱疹被遮盖住 , 不会碰到宝宝,喂奶就没有问题 , 涂抹外用药物治疗也不会对宝宝造成影响 。
疱疹位置不容易被遮盖,喂奶时容易碰到宝宝,建议暂停母乳或用吸奶器吸出乳汁,用奶瓶喂宝宝 。
【哺乳期喂奶要注意什么】 疱疹位置在乳房上,就不能喂奶了,也不建议用挤奶器挤出乳汁后,用奶瓶喂宝宝,因为在挤奶过程中,乳汁可能被疱疹污染 。
慢性疾病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亢等慢性疾病的宝妈,不用早早就觉得自己没法母乳宝宝 。这能不能母乳宝宝,要看具体情况 。
之前我接诊过一位患甲亢的宝妈,她觉得肯定没法母乳,奶粉都买好了 , 但在宝宝出生后,各方面情况显示可以母乳 , 奶粉最终还是没派上用场 。
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 只要宝妈好好配合医生,遵照医嘱服用哺乳期内可安全使用的药物,几乎都是可以母乳的 。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一种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宝宝,因为体内缺乏相应的乳糖代谢酶,无法吸收含有乳糖的母乳,如果喝了母乳 , 会发生腹泻、呕吐等情况 。
宝妈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利用乳糖酶分解母乳中的乳糖后,再喂给宝宝喝;或者放弃母乳,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 。
苯丙酮尿症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宝宝因为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如果母乳摄入过多,会造成苯丙氨酸在体内积聚 , 严重时会导致智力障碍,这时候的母乳,真真就是毒奶了 。
因此,对于母乳喂养,苯丙酮尿症宝宝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母乳喂养,喝特质的配方奶粉 。
二是采用部分母乳喂养,严密监测宝宝血糖中的苯丙氨酸水平,调整母乳摄入量,将每日的母乳摄入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
有没有发现 , 这一圈说下来,其实没几种疾病需要停止母乳喂养 。
实际上,大多数疾病都不用停止母乳喂养,只要宝妈们按医嘱,注意哺乳期的用药,完全可以做到治病母乳两不耽误 。
如果宝妈确实无法母乳,也不用内疚,妈妈对宝宝的爱是一生的事,岂是一个奶瓶就能磨灭的?只要妈妈和宝宝身体健康,就是一切安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