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 医生和产妇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一、羊水栓塞难以预知 死亡率极高 所谓“羊水栓塞”就是羊水进入孕妇的血液循环,引起急性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等并发症 。其发作率全球来讲大约只有两万分之一,但这种情况的发生,几乎无法事先预防或预知,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孕妇和胎儿死亡率高达80% 。>>>延伸阅读:羊水栓塞的发病原因
二、羊水栓塞的发生 跟选择何种分娩方式无关
目前认为,自然分娩和剖腹产都有可能发生羊水栓塞 。没有证据证明,自然分娩羊水栓塞的发生率高于剖腹产 。相反,部分学者认为剖宫产的女性,发生羊水栓塞和血栓栓塞的几率更大一些,因为后者是手术生产,生产之后恶露也不容易排泄出来 。总之 , 目前无科学证明显示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 , 羊水栓塞的发生率有差异 。

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 医生和产妇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文章插图
三、不同分娩方式中 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
(一)阴道分娩(自然分娩)过程中 羊水栓塞的预防
1、人工破膜时需要在宫缩间隙进行 , 且破膜不要剥破;
2、宫缩过强或强直性宫缩时,应用镇静剂和子宫肌肉松弛药抑制宫缩;
3、不能过多的干扰产程的自然进展(如人工破膜、滥用缩宫素、剥膜等操作);
4、缩宫素引产时,要严密监护宫缩和胎心;
5、缩宫素催产时要有科学的指证 , 尤其要慎用前列腺素和杜绝肌肉注射缩宫素;
6、高领、多产妇女分娩,应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
7、过敏性体质妇女,尽量等待自然分娩 。宫缩乏力、过期妊娠时,应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宫缩,如刺激乳头、适当运动、按摩腹壁等,在胎儿娩出前应用地塞米松 。
(二)剖腹产手术中羊 水栓塞的预防
1、严格掌握剖腹产的指征;
2、尽量吸净羊水后在娩出婴儿;
3、腹腔放大纱块,保护子宫切口,防止羊水进入开放的血窦;
4、避免过分挤压子宫;
5、吸净羊水后再娩出胎盘;
6、宫缩剂等胎盘娩出后再应用 , 避免使用强宫缩剂;
7、对有羊水栓塞高危因素的产妇应提高警惕;
8、出现不典型症状体征时 , 尽早使用抗过敏药物;
9、产后出血用各种方法处理无效时,应考虑羊水栓塞 。

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 医生和产妇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文章插图
四、羊水栓塞的常规预防办法有哪些?
(一)妇产科医生们的预防措施:
1、严格掌握指征,合理使用缩宫素,防止宫缩过强 。使用缩宫素时应专人看护,严密观察 。对死胎及胎膜早破者更应谨慎 。必须要用时,如宫缩乏力,应小剂量起始 , 避免剂量过大 , 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几率 。
2、不过多干扰产程的自然进程,不宜随便行扩张宫颈及人工剥膜 。人工破膜要在宫缩间歇时进行 。人工破膜时不兼行剥膜,以减少子宫颈管的小血管破损 。
3、对孕妇作阴道及宫颈检查或操作时,一定要动作轻柔、准确,避免产道损伤、子宫破裂、子宫颈裂伤等 。避免创伤性阴道手术,如高中位产钳术、困难的毁胎术 。
4、对有诱发因素者,严密观察警惕本病的发生,如胎膜早破、死胎、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急产等,应严密监测至产后 。
5、急产、宫缩过强或强直性宫缩时,适当应用镇静剂及抑制子宫收缩剂,以缓减宫缩 。在第二产程中严禁强力按压产妇腹部以迫使胎儿娩出 。
6、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切开子宫下段时切口宜先小,术中刺破羊膜前保护好子宫切口上的开放性血管 , 尽量吸出羊水以防止其进入子宫血窦,然后扩大切口,迅速协助胎儿娩出 。
7、过敏体质妇女,尽量等待自然分娩 。宫缩乏力 , 过期妊娠时应采用物理方法促进宫缩 , 如刺激乳头、适当活动、按摩腹壁等,在胎儿娩出前应用地塞米松药物 。
8、严格掌握羊膜腔穿刺术的指征,用细穿刺针,技术应熟练准确 , 避免反复穿刺 。
(二)准妈妈们可以做的事:
1、选择专业正规、设备齐全、可信度高的医院生产 。羊水栓塞的发生往往出其不意,若在设备及专业人员较充足的医院里发生的话,则比较能得到及时抢救 。医护人员除了快速给予妈妈氧气及点滴以外,也会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插管及心肺复苏 。除了抢救妈妈的生命外 , 必要时可以剖宫产的方式,尽快将宝宝救出 。
2、定时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合并症 。通过超声波检查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也可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并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症 。一旦有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症状,应积极治疗,避免重度妊高症的发生 。重视防治妊娠合并糖尿病 , 减少巨大胎儿发生率 。如果孕期超过40周以上,应及时检查胎儿状况,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对死胎要及时引产,以降低羊水栓塞危险 。
3、30岁以上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产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 更要积极配合医生所做的正确处理 。临床资料表明,生殖道感染、急产和羊水过多、头盆不相称等都是构成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 。因此,防止胎膜早破的重点在于防止生殖道感染;妊娠后期要禁止性交,避免负重和防止腹部被撞击;若为头盆不相称最好选择剖宫产,这些措施可减少胎膜早破发生,降低羊水栓塞的风险 。
4、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的感觉,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全力做处理 。
5、在产程中,如果子宫收缩过于强烈,产妇应该配合医生使用镇静药物 , 减弱子宫的收缩,以防发生子宫破裂 。
6、如果在第一产程发生羊水栓塞,由于胎宝宝不能立即娩出,虽然病情经抢救后有好转 , 但因病因未去除,仍有恶化的可能 。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剖宫产手术、尽快结束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危情发生 。
7、为预防迟发型羊水栓塞并发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产妇及家属需密切观察顺产或剖宫产术后的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以及引流出尿液的颜色 。若出现阴道流血增多,流出血液不凝固,肉眼血尿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 。

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 医生和产妇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文章插图
【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 医生和产妇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五、高危人群更应重视羊水栓塞的预防
以下这些羊水栓塞的高危人群更要学习以上的预防办法,产前跟医生进行良好沟通 。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跟家属提前做好应对策略的沟通 。
1、高龄产妇;
2、经产妇;
3、多胞胎或羊水过多孕产妇;
4、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孕产妇;
5、宫缩过强、急产孕产妇;
6、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孕产妇;
7、剖宫产妇 ,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 , 成为近年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8、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孕产妇;
9、子宫颈裂伤或子宫破裂孕产妇;
10、大月份钳产或真空吸引协助生产的孕产妇;
11、羊膜腔穿刺检查孕妇;
12、死胎不下或胎儿窘迫症孕产妇;
13、子痫症(妊娠毒血症)孕产妇 。
【结语】羊水栓塞的发病率很低 , 孕期准妈妈们不要过分担忧 。一旦分娩中或分娩后发生这种情况,产妇和家属一定要和医护人员及时并良好有效的沟通 , 针对情况及时处理,尽全力将病情控制住 。>>>延伸阅读:难预测!羊水栓塞真的不可抢救吗?
*备注*文中部分知识内容来自《健康准妈妈》杂志中,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陆小溦医师发表的文章 。

    推荐阅读